不吃不喝的AI,如何影響又吃又喝的我們?:談談AI對飲食的影響
2020-06-26
何撒娜 ∕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討論的是不需要吃喝的AI(人工智慧),如何對每天必須又吃又喝的我們造成影響、如何改變我們每天看似平凡重複的飲食習慣、影響飲食產業的走向與運作、甚至改變了我們的飲食文化。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早在1950年代就出現在科學家的研究領域,期間經歷了漫長的失敗與不斷的嚐試,發展緩慢。從201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試著讓AI自己開始機器學習,也就是把人的經驗放進電腦,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們提供歷史紀錄,讓電腦自己歸納,最後終於有了突破,正以飛快的速度持續演進中。人工智慧就像是網際網路一樣,是一種好用的工具,可以應用在所有的產業;目前在各項產業中,人工智慧的應用以電商、金融、製造、醫療這些產業走得比較快[1]。
迄今為止,食品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少於其他一些行業,但這不代表AI對人類的飲食生活影響不大。本文從與我們每天最為相關的飲食消費開始,討論我們每天的飲食相關行為如何與AI產生關聯,其次探討把飲食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業如何應用AI科技,接著討論AI對於飲食生產的影響與應用。最後,我想討論的是,AI科技有沒有可能反過來主導我們每天的飲食生活?也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對我們來說,飲食的意義究竟為何。
一、飲食消費與AI
不知道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妳是否跟我一樣,每天吃東西前要先「餵飽」自己的相機?我每天吃飯或吃東西前,甚至連只是去咖啡館喝杯咖啡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先拿起手機,拍下眼前飲食的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我每天的生活,替我做了飲食日誌,也為我記下那時刻的美好記憶。通常我們會把手機裡這些相片備份到雲端硬碟去保存,好清空自己手機記憶體來迎接更多的相片,或是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媒體(SNS)上,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就是在幫網路相關業界累積「大數據」(big data),而這些大數據,是名符其實用來「餵飽」AI的資訊。在資訊時代,數據(資訊)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可以用來煉金(變現)的重要工具。業界使用這些每天鉅量上傳的相片,用來分析人們的喜好與行為模式。每當我們上傳一張與美食相關的照片時(不管是上傳到雲端或社交媒體),這些公司就能使用AI來分析這些上傳的資訊,試圖分析出人們的行為模式。甚麼時候、去甚麼地方、吃喝了甚麼東西、甚至跟誰在一起,都變成AI學習以及分析的對象,成為未來制定商業策略的參考。
另外,相關的應用軟體(app)也正急遽地改變我們的飲食生活。最頻繁被使用的飲食軟體應該是Google這類的搜尋引擎,我們在這裡尋找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台北士林或台南)、類別(韓式料理或義大利麵)、以及特定時段(早午餐或是宵夜)等的飲食推薦,順便上去看看別人的評價或食記,好決定我們接下來的飲食選擇。如果想省錢,還可以用GOMAJI、EZTABLE或Groupon這類的app幫我們找尋可以折價省錢的餐廳。另一類與我們相關的飲食app,是像 Uber eats或 Food panda這類的飲食外送軟體。當我們想吃外食卻又懶得出門的時候,只要隨手按個鍵,就有人幫我們把東西送上門,完美解決想「外食」卻又不想出門的宅人生困境。
萬一不小心吃多了,開始想要控制飲食、維持健康或體態,現在有些AI軟體被開發用來協助我們達成健康管理的目標。早期的健康管理app需要我們手動輸入吃下了哪些東西,新的AI技術發展出自動辨識的技術(AI food recognition),只要把照片輸入,AI就開始幫我們分析營養素與熱量等。這個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到需要特殊飲食限制的需求上,像是有糖尿病的人、或是高齡銀髮族,就可以通過這樣的飲食管理app,來確保自己吃下的食物是不是有益健康,或更進一步地,透過這些app來個人化並引導我們攝取足夠的營養需求。當然,以上這些數據也變成重要的商業資訊,成為商業發展行銷策略的參考依據。
二、飲食流通與AI
飲食需要靠流通業者配送到消費者手上,我們可以分成三方面來討論AI在這方面的影響與應用,分別是飲食外送、物流管理、以及減少食物浪費的可能性。
首先是飲食外送服務。其實飲食外送並不是現代才有,據說早在1768年韓國朝鮮王朝後期,學者黃胤錫在《頤齋亂藁》中就提到因為宮廷中的冷麵很受士大夫歡迎,因此有人專門從事外送冷麵服務。1906年的報紙《萬歲報》上,出現當時的餐廳「明月館」外送/外燴食物的廣告[2]。
雖然飲食外送歷史存在已久,但與過去不同的是,到了我們這個世代,AI技術為飲食流通帶入許多技術上的革命性改變。
首先是「平台經濟」(Platform Economy)的崛起。過往商家提供外送服務的人員多為商家員工,外送範圍也較小,現在則是採取平台經濟模式,把提供食物的商家、想吃美食的饕客、以及想賺外快或是以此謀生的自行車/機車騎士們串聯在一起(此外也有汽車或步行者),這是一種新型態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平台業者運用大數據與AI來促成平台的優化精進,像是運用AI分析客戶飲食習慣,協助餐廳開發新菜單與制訂行銷策略;透過導入AI分析客人消費習慣,事先預測準備,進而提升配送效率;或透過AI算出最佳路徑,以最短時間精準送上美味等。
另一個可以應用AI的部分,在「剩餘食材管理技術」(Food Wast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也就是透過AI來分析食物在不同情境中的消費狀況,透過精準的分析與預測,來減少食物的浪費等。
三、飲食生產與AI
除了上述提到商業公司如何透過AI與大數據資料分析,來制定商業與生產策略之外,人工智慧還能應用在農業生產方面。首先,人工智慧能協助構建農業資料庫,儲存各種農業相關的資訊,像是農產品品種與種植所需的自然條件等。其次是協助監測農產品生產過程,在出現狀況時(像是遇上乾旱、或是碰上水災的時候)協助提出解決方案。人工智慧需要與生產者緊密結合,把農產品生產情況或是各種自然環境的預測等藉由手機或電腦設備等即時反映給農民,有助於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人工智慧在農業方面還有一個應用,就是協助農產品的溯源;當這些農產品被送到消費者手上之後,協助消費者能有效追蹤溯源農產品生產端,提高食品安全、降低風險。
除了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期待AI能促進農業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包括生產鏈(Supply Chain)與包裝科技(Sustainable Packaging Technologies)等方面。當AI能更精準地預測飲食的消費與流通需求之後,期待AI能減少我們在生產食物時的資源浪費,不過量生產剝削地球資源,讓農業能與自然環境永續並存發展。
結語:我們的飲食、我們的生活
AI技術的確很大程度地改變人類飲食生活的發展,但這些飲食科技(Foodtech)的影響仍有其限制。迄今為止,食品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遠少於其他一些行業,部分原因是「味道」非常地個人化與複雜,而我們如今還沒有很好的科學理論來理解味道[3]。除此之外,「味道」也受到文化與社會脈絡的影響,我們對食物的喜好與接受度,有時候並不能被客觀地測量,例如對我們來說是美食的「臭豆腐」,對於外國人來說可能是酷刑。
另外,我們的飲食行為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求生存,更多時候反映出的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創造力、人際關係、美感、與情感上的需求。日本卡通「蠟筆小新」其中一集講到恐怖的都市傳說,就是當人們使用手機上的某個秘書app之後,就會受到這個app控制,變成像機器人一樣聽命行事,一切都很有效率且井井有條。然而,這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未來生活樣貌。AI與其他科技帶來便利與效率,但便利與效率不是我們生活的終極目標。飲食行為的最終目的,不只是讓我們吃飽活下去而已,更應該讓我們與所愛的人們能活得更健康、活得更快樂、活得更幸福與滿足。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理想目的,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可以太偷懶,不該把選擇的權利讓渡給AI運算,而是要在每一次的飲食消費、流通、與生產過程中,更多地、更主動地體驗並參與飲食所能帶給我們的美好。
參考文獻
[1] https://fc.bnext.com.tw/ai-potential-industry/
[2] https://www.seouland.com/arti/culture/culture_general/354.html
[3] https://www.ibm.com/blogs/research/2019/02/ai-new-flavor-experiences/